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Life
  3. 生活大小事

什麼是精釀啤酒?與一般的商業啤酒有哪些地方不同?

什麼是精釀啤酒?與一般的商業啤酒有哪些地方不同?
生活大小事 如果你曾經喝過一口精釀啤酒,讓你聊天到一半突然停下來,心想:「等等……這是什麼啊?」那麼,你已經體會到其中的不同了。也許那杯啤酒混濁、帶有柑橘香氣、十足的啤酒花風味,或者它強烈地散發出烘焙咖啡與黑巧克力的風味。不管是哪一種,它都絕不是賣場貨架上那種讓人轉身就忘的皮爾森。現在,你即將進入並瞭解精釀啤酒的世界。

人類釀造啤酒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這歷史悠久到連地球上最聰明的人都無法確定第一瓶啤酒究竟是何時誕生的。但精釀啤酒(craft beer)運動則是在1960年代的美國開始的。1965年,精釀啤酒的先驅弗里茲・梅塔格(Fritz Maytag)開始嘗試不同的啤酒風味,並學會如何提升啤酒的品質。可以說,當人們發現啤酒竟然可以這麼好喝時,真的是大開眼界!

到了1970年代末期,自己釀造啤酒變為合法,這讓許多啤酒愛好者開始製作自己的特色啤酒。這最終促使一些小型精釀啤酒廠的成立,開始大膽嘗試各種創新的風味,從此有了多樣的啤酒問世。

 

很明顯,精釀啤酒的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如今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了解什麼是精釀啤酒、哪裡可以找到它,那麼,精釀啤酒究竟是怎麼製作的呢?你問得真巧。啤酒其實只需要四種原料:大麥、啤酒花、酵母和水。我們盡量不講得太技術性,但基本上是從穀物中萃取糖分,酵母再把這些糖轉化為酒精。聽起來像魔法?沒錯,但其實是科學。

從本質上來說,精釀啤酒是由獨立釀酒師以小批量釀造的啤酒。這關乎熱情,而不是產品線;是真材實料,而不是行銷噱頭。如果再講的精準一點,雖然各國對精釀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其核心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小規模、獨立、傳統,並以創意驅動,而非依據企業的財務報表來決定。從規模經濟上來說,意味著大量生產的啤酒會有更一致的品質,而精釀啤酒則可能存在較大的風味差異。

那麼,為什麼現在精釀啤酒的討論度這麼高呢?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已經受夠了無聊乏味的啤酒。現在的飲酒者渴望得到更多,像是更多風味、更多真實感、更多故事,他們想知道是誰釀的這瓶酒,又是為了什麼,以及想要品味道一杯啤酒裡面所蘊涵的複雜性、力量與個性。這時,精釀啤酒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它是對「千篇一律啤酒」的反叛,這關乎風味、自由,還有發酵的藝術。在歐洲,尤其是荷蘭,新的精釀酒廠和啤酒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正是人們選擇大膽創新,而非平淡無奇的最佳證明。

 

口味雖因人而異,但精釀啤酒與商業啤酒之間的差異卻是明顯的。精釀啤酒在釀造過程中講究品質與傳統,避免任何稀釋或為了節省成本而添加的成分。這樣的做法造就了風味層次豐富且多樣,從濃郁的巧克力與水果香,到其他獨特的風味組合,應有盡有。相比之下,普通啤酒的味道通常較為稀薄,缺乏明顯的風味輪廓,這主要是因為其採用了以獲利為導向的大規模釀造方式。這類啤酒通常僅保留幾種標準口味,因為對企業釀酒廠而言,創新並不是首要目標,重點仍是維持獲利。那麼,精釀啤酒到底有哪些特色:

1.小規模生產
精釀啤酒多在小型酒廠內釀造,產量較少,使釀酒師能更專注於每一批啤酒的品質與獨特性。

2.手工釀造
與工業化大量生產不同,精釀啤酒強調手工製作。釀酒師會投入極大的心力與細節把關,確保風味的層次與個性。

3.風味多元
精釀啤酒常使用不同種類的麥芽、啤酒花與酵母,甚至加入水果、香料或其他特殊原料,創造豐富且創新的風味體驗。

4.獨立經營
精釀啤酒由獨立釀酒廠生產,未受大型酒精集團控制,保有高度的自主性與創新空間。

5.文化與社群連結
精釀啤酒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現象。許多酒廠積極參與當地社區活動,與消費者建立緊密聯繫,打造專屬品牌故事與社交氛圍。

6.品質優先
無論是原料選擇還是釀造過程,精釀啤酒都以高品質為核心,致力於達到更高的釀造標準,滿足消費者對風味與口感的期待。

 

進一步來說,精釀啤酒和一般的商業啤酒到底有哪些差異之處呢?

 

原料選擇

精釀啤酒: 精釀啤酒釀造者通常優先選擇高品質且當地生產的原料。他們可能會使用獨特的澳洲啤酒花、本地植物,以及創新的副原料,以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風味。相對地,精釀啤酒因為製程較為繁複,加上使用了更高級的原料,因此價格也會稍高一些。

商業啤酒: 依賴標準化且經過優化的原料,以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成本效益,重點在於維持大量生產啤酒的統一口感。在這樣的方向下,它的價格實惠,許多啤酒愛好者傾向選擇最便宜、最容易取得的選項。

 

發酵工藝

精釀啤酒與一般商業啤酒在發酵工藝上也有所不同。精釀啤酒多採用「上層發酵法」(Ales 發酵工藝),而工業啤酒則採用「下層發酵法」(Lagers 發酵工藝)。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酵母在發酵過程中的位置不同,當然發酵溫度也不一樣。

大多數精釀啤酒使用 Ales 工藝,酵母在發酵槽的上層活動並浮在酒液表面。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 10~20°C 之間。這類發酵槽通常體積較小,發酵完成後不經過過濾與殺菌。而大多數工業啤酒則使用 Lagers 工藝,酵母在發酵槽底部工作,沉在酒液下方。其發酵溫度通常控制在 10°C 以下。這類發酵槽容量大,並且在發酵完成後通常會進行過濾與巴氏殺菌,以延長啤酒的保存期限。

 

生產方式

精釀啤酒強調多樣化、小規模、精品化與在地化。幾乎所有精釀酒廠在創立初期都是微型酒廠,許多酒廠也因專業能力或資源限制而維持小規模經營。在美國,政府明確規定精釀酒廠不得被工業啤酒廠控制,商業啤酒廠持有的股份不得超過 25%。精釀啤酒通常追求低產量、精品化路線與豐富特色。美國法律規定,精釀酒廠的年產量不得超過 600 萬桶,而商業啤酒的年產量則往往是精釀酒廠的數十倍甚至更多。如此超大規模的生產必然會降低對風味的要求,因為商業啤酒需迎合大眾口味,其風味設計通常較為清淡。

另一方面,精釀啤酒通常是以較小規模生產的。因此,它們的酒精濃度通常也比大量生產的普通啤酒高。手工釀造的啤酒酒精含量幾乎從不低於 7%。相比之下,量產啤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 3% 到 5% 之間,這使得它們明顯比手工釀造的啤酒來得「溫和」。大量生產的啤酒其酒精百分比一般就在 3% 到 5% 的範圍內。精釀啤酒的風格多樣,其中有些類型的酒精濃度甚至遠高於 10%。

 

風格與營養價值

精釀啤酒使用多種麥芽、酵母與啤酒花,種類與用量都較為豐富,因此能釀造出多樣化的風味。例如風味濃郁的小麥啤酒、黑啤酒、琥珀啤酒以及果味啤酒等。在全球範圍內,精釀啤酒依風格被劃分為超過 100 種類型,普遍具有香氣濃郁、原麥汁濃度高、口感醇厚的特點,因此營養價值也較高,不過,精釀啤酒的價格通常也較高。

相比之下,商業啤酒的風味則較為單一。由於釀造工藝與風格較簡單,發酵時間較短,使得啤酒的口感清淡、氣泡豐富,原麥汁濃度較低。其啤酒花含量與酒精濃度也通常較低,因此在營養價值與價格上也相對較低。

 

如果你是剛進入精釀啤酒這門藝術的新手,以下是一些你必須認識的啤酒風格。

  • IPA(印度淡色艾爾):酒花香濃、苦味十足、帶有柑橘風味。

  • NEIPA(新英格蘭IPA):濁感重、多汁、低苦味。就像帶脾氣的柳橙汁。

  • Stout(司陶特):深色、濃烈、烘焙感。冬天的完美選擇,或者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這些平日也行。

  • Sour Ale(酸啤):風味奇特、酸爽、清新。不適合膽小的人。

  • Barrel-Aged(桶陳):在木製的酒桶中陳釀,像是波本桶或紅酒桶——讓啤酒風味更複雜、更有酒感。

 

另外,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精釀啤酒?歡迎你加入這個驚奇的世界,以下是幾個輕鬆上手的方法:

  • 從啤酒飛行組開始 — 一次試喝3到5種不同風格的啤酒。一些酒廠或美式餐廳通常都有供應,可以主動詢問吧台人員。

  • 別害怕濁啤 — 那杯看起來混濁的啤酒?那是風味的象徵。

  • 參加啤酒品飲會 — 通常由啤酒廠、酒吧、社群或啤酒愛好者舉辦,參與者會品嚐各種不同風味的精釀啤酒,並進行討論、分享心得。

  • 保持開放心態 — 你現在可能不喜歡IPA。一個月後再試試看,可能就愛上了。

 

- - -

精釀啤酒,是對無聊味覺體驗一次有力的反擊。它屬於那些渴望「更多」的人:更多故事、更多風味強度、更多那種「這到底是什麼?我還能再來一杯嗎?」的驚喜感。它來自一群相信「啤酒絕不該只是背景配角」的釀酒人。

如果你喜歡探索新風味、支持小型在地釀酒廠,那麼精釀啤酒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提供多樣性、獨特性,並讓人更貼近釀造的過程。反過來說,你偏好熟悉的口感、實惠的價格與隨處可得的便利性,那麼商業啤酒就會比較適合你。它穩定、清爽,而且永遠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

說到底,喝啤酒的目的就是享受。不論你是在品嚐一款濃烈的精釀啤酒,還是打開一瓶經典的商業拉格啤酒,最適合你的,就是那杯符合你口味的啤酒。所以下次倒酒時,不妨花點時間欣賞杯中的飲品,因為每一杯啤酒,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Message Board

訪問者